11月17日下午,学校凤鸣大讲堂学术报告会邀请《习近平用典》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作专题报告。学校党委书记徐运国,党委委员、副院长贾友军,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孙燕,济南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曹湧,济南市政协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继春,济南市社科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组织人事处处长刘霞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贾友军主持。
杨立新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习近平用典解读》为题,围绕《习近平用典》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阐释,从成书历程的严谨打磨、典故释义的精研细究,到用典背后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提炼,再到用典特点、艺术手法与当代价值的多维解析,层层递进地揭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用典中蕴含的深邃治理思考与宏大战略韬略。谈及用典的当代价值,他强调,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成为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成为海内外了解中国治理理念的重要载体。总书记的用典实践,既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历史智慧支撑,也彰显了大国领导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文化担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力量,充分展现了大国领导人的文化自信与治理智慧。
参加报告会的师生一致表示,此次报告会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大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表述中巧用典故却不被典故所束缚,凭借高超的用典技巧让相关表述既精准达意、兼具文采,又通俗易懂、贴近大众,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与感染力。这种精妙的用典方式,实质上就是在精心打造一张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持续向世界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的理念与智慧,展现其独特气度与深厚神韵,生动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
会后,在徐运国陪同下,杨立新、曹湧等实地参观学校文物与艺术系专业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