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媒体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省级媒体 -- 正文

【大众网】教育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26年非遗专项课题研究培训会在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开幕

作者:      编辑:       责任编辑:柳俊波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济南莱芜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4日    点击量:

 大众网记者 张子慧 济南报道

  为了加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才,推动职业院校在非遗传承中发挥更大作用,11月24日,教育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26年非遗专项课题研究培训会启动仪式在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指导和主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非遗传承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委员会、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共同承办。

  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洪涛在讲话中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在非遗教育创新与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非遗教育工作,通过大力发展非遗相关专业、开设非遗课程、创建非遗社团、丰富非遗文体活动等方式,广泛开展非遗传承与推广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次会议以“汇聚校企力量,共筑文化新篇”为主题,共同探讨教育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务实举措,对于非遗保护与时代发展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赵跃在致辞中表示,构建非遗教育创新与发展共同体,正是破解传承难题、激活创新动能的关键实践。教育赋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培训的有效融合既能更好地推进教育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加强院校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又能实现非遗在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方面有机对接。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国表示,教育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拓宽非遗传承的渠道,更能为非遗的当代发展培养一支有情怀、懂技艺、善创新的人才队伍。本次研讨会以“教育赋能”为主题,聚焦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路径,并启动非遗专项课题研究培训,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遗保护与教育发展相关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非遗事业与教育事业协同共进的创新举措。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尚虎辰在讲话中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搭建了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的非遗交流合作平台。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共识,整合各方资源,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更好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现场,随着倒计时落定,与会领导共同启动“非遗教育创新与发展共同体项目”,标志着非遗传承创新工作迈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会上还举行非遗教育创新与发展共同体项目合作单位授牌仪式、为特聘专家颁发聘书仪式;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非遗专委会与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签约非遗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战略。

  据悉,非遗教育创新与发展共同体将打破政府、学校、传承人、企业、社区之间的体制与认知壁垒,促进多元主体深度融合。推动传统非遗知识与现代教育学、设计学、科技、营销等领域的交叉碰撞,共同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知识体系”。共同体通过机制与内容创新,将在标准制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态构建、活动开展及国际化发展等方向赋能非遗教育,激发非遗内生动力。

  

 

 

 

责编:周扬亮
审签:贺存玲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山财大街1号;党政办公室电话:0531—76267637  传真:0531—76268816;学校接诉即办系统

招生就业处电话:0531-76267441 76268314 76267072

Copyright 2020 版权所有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鲁ICP备05044317号 鲁公网安备 37129002000009号